8月14日,A股市场成交额攀升至2.3万亿元,两融余额同步突破2万亿元 ,这是继8月13日后,A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实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“2万亿”。
至此,A股历史上共出现7个双“2万亿”交易日 ,其中早期5个集中在2015年5-6月杠杆牛市期间,而此次连续两日达标,不仅是近十年首现 ,更标志着市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。
回顾历史,成交额超2万亿元的28个交易日分布于2015年5-6月、2024年9-12月及2025年2月 、8月三个阶段 。对比可见,2015年的双“2万亿 ”由高杠杆资金主导 ,而2025年则升级为“基本面改善+流动性宽松”双轮驱动,杠杆使用更理性。
资金面上,居民储蓄与外资成为双“2万亿”重要支撑力量。7月全球多头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27亿美元 ,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同期中国股市净流入超60亿美元;国内方面,7月住户存款减少1.11万亿元,非银存款大增,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 ,同比增长71%,显示居民储蓄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 。
分析认为,当前市场已迎来增量资金拐点 ,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居民存款与理财到期高峰将释放巨量资金,叠加外资配置提升、长线资金入市等因素,为市场流动性提供多重支撑。
A股成交额与两融余额连续两日双破2万亿
最新数据显示 ,8月14日A股成交额攀升至2.3万亿,回溯A股历史,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的交易日共出现28次 ,分布在三个关键时期:2015年5-6月、2024年9-12月以及2025年2月及8月。
与此同时,8月14日两融余额同样突破2万亿,为2.055万亿 。成交与两融余额双破“2万亿 ”的情况更为罕见 ,历史上共有7个交易日A股成交及两融余额均突破2万亿,7个交易日中,早期多集中在2015年5-6月杠杆牛市期间,2025年8月13日与14日相继成为这一指标的第6 、7个达成日 ,也分别是近十年的首个和第2个。当前两融余额与成交额再次交叉印证市场情绪活跃。
华创证券指出,这反映了市场从早期场内外高杠杆驱动的市场,逐步向政策协同、基本面驱动的成熟市场演进 。
2015年 ,高杠杆资金的涌入催生了短期流动性狂欢,两融余额与成交额的同步飙升伴随着非理性投机。2024年下半年的行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。从2014年9月30日成交额2.61万亿元,而两融余额仅1.44万亿元开始 ,这一轮反弹的动力源自经济企稳信号与政策引导下的信心修复 。2024年9-12月出现的18个2万亿成交日,背后是投资者对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预期,市场逻辑已从单纯的资金推动转向政策与经济基本面的共振。
2025年的市场则完成了进一步升级。此轮行情既延续了2024年的政策驱动逻辑 ,核心驱动力已转向“基本面改善+流动性宽松”的双轮模式。特别是8月14日的双“2万亿”,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同时,市场并未出现2015年的非理性波动 ,反映出市场定价机制成熟化的积极变化 。
本轮行情下双“2万亿 ”突破的背后,是A股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。与2015年相比,当前两融余额占市值比例更趋合理,杠杆资金运用更规范 ,市场波动率显著下降。数据显示,2025年8月的两融交易占比约8.5%,远低于2015年峰值时期的15%以上 ,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在7月以来一直维持在270%以上,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,反映出杠杆使用的理性化 。
支撑双“2万亿”到底有哪些重要力量?
财联社记者曾在《赚钱效应激发入市热情 ,A股入金调查:六类资金担当主力》报道中分析指出,新增资金的不断入市推动成交保持放量,不断推动市场向好。这其中包括六类资金:国家队、公募与私募 、险资、散户资金、杠杆资金 、外资。而在这些资金中 ,国内居民储蓄的“搬家”潮是支撑A股市场资金面的重要支柱 。
居民储蓄搬家,160万亿“活水 ”入市进行时
随着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和利率环境变化,巨量居民储蓄正加速流向股市 ,成为推动成交额攀升的关键力量。
7月金融数据释放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信号。当月住户存款减少1.11万亿元,同比多降0.78万亿元,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.14万亿元,同比多增1.39万亿元 ,形成鲜明对比 。这种资金迁移直接源于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,居民风险偏好明显抬升,部分储蓄通过基金、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。
据浙商证券估算 ,2020年以来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约4.25万亿元。而这部分资金在存款利率下行周期中,将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 。从国际经验看,日本、美国在利率降至低位后 ,均出现居民资产从固定收益向权益投资转移的趋势。中国股市每一轮大行情也几乎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,2025年的存款搬家正是这一规律的延续。
A股新开户数据同样彰显投资者入市积极性,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 ,同比增长71%,环比增长19%,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195.4万户。回溯2025年整体开户趋势 ,1月157万户 、2月284万户、3月突破300万户,清晰展现出“市场走牛-资金入场”的正反馈机制 。值得注意的是,4月、5月开户数的短暂回调与市场震荡同步,6月以来的回升则印证了行情的持续性。A股赚钱效应是推动新开户增长的主要原因 ,新增投资者的不断入场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新鲜血液。
外资加速流入,A股吸引力彰显
从资金层面来看,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股票市场 ,体现了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,成为支撑双“2万亿”现象的另一重要力量 。
摩根士丹利8月8日报告显示,全球多头基金在连续两个月净买入中国股票后 ,7月单月注入资金达27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94亿元),较6月的12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。摩根士丹利还预测,外资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“更为强劲 ”。
国际金融协会(IIF)的《全球资金流向报告》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 。7月新兴市场资产净流入达555亿美元 ,为2021年6月以来第二高月度规模。其中,中国债券市场单月净流入308亿美元,占新兴市场债券总流入的78.6%;中国股票市场净流入超60亿美元 ,在新兴市场股市总流入中占比36.8%。
“中国股市正处于‘结构性复苏’的关键阶段 。”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(LauraWang)团队还指出。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、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资产估值的吸引力,共同构成了外资增持中国股票的核心逻辑。
增量资金拐点已至,未来流动性存在三重支撑
当前A股市场的资金活跃并非偶然,而是正处于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拐点 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,为市场未来的流动性提供了坚实支撑,也让双“2万亿”这样的活跃交易状态具备了持续的基础。
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资金供给的历史性拐点。国泰海通相关研究指出,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 ,居民存款与理财将迎来集中到期高峰:3-5年的高利率定期存款到期潮 、1-3年定期理财产品的兑付高峰,将释放巨量可配置资金。在低收益环境下,这部分资金有望持续流入股市 ,进一步释放股市流动性 。
从资金结构看,未来增量资金将呈现“三维驱动”特征:其一,外资配置比例提升 ,随着MSCI、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不断提高A股纳入因子,被动资金流入将形成长期支撑;其二,居民储蓄持续搬家 ,若4.25万亿超额储蓄中有10%进入股市,即可带来4250亿元增量;其三,保险、社保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市,政策推动下的长期资金布局将优化市场生态。
当前市场已从政策预期驱动转向盈利验证阶段 ,2025年的双“2万亿 ”与2015年的本质区别,在于资金背后的基本面支撑。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改善 、产业链复苏数据增多,业绩驱动将取代单纯的资金推动 ,成为行情延续的核心动力 。
(文章来源:财联社)
手机用股票软件:最好的股票交易app-事关自动驾驶大消息!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正式发放
买股票加杠杆是什么意思:查股票的app哪个好-A股涨停潮!雅下水电1.2万亿投资能否全面引爆市场?
短期股票操作技巧:杠杆炒股app下载-具身智能大消息 机构扎堆关注概念股名单出炉
股票开户网上可以:股票配资平台推荐-涉案金额超6000万元!23亿市值公司起诉万亿“宁王”及其子公司 啥情况?
股票通app:重庆股票配资-首次突破33万亿!公募规模再上台阶 三类基金罕见齐增
股票怎么搞杠杆:今天买哪个股票好推荐一下-工信部、民政部联合发文 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
配资投资-配资炒股平台-配资炒股交易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配资投资-配资炒股平台-配资炒股交易网站⑯股票配资平台与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、全面的金融服务。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记者|赵阳戈年初,证监会就修改《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》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...
3月24日,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。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,这个指数是什么?有哪些优势?投资价值如何?...
3月24日,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洋王”,002724.SZ)早盘一字跌停,此后股价拉涨,尾盘封涨停板...
近日,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,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。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...
2025年3月25日,倍轻松(688793.SH)公告称,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宁波倍松”)拟通过大宗交易...
3月24日,业内权威专家表示,MLF(中期借贷便利)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,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。3月24日...